眾所周知,視網膜是視覺系統的最主要部分,我們能看得到物體主要就是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「光照成像」。
但是為什麼眼科學上特別要把視網膜上的黃斑部加以命名呢?所謂「黃斑部」(Macula) 是指在視網膜上正對著瞳孔的一塊圓形組織,直徑約 5.5 毫米 (只有一塊錢硬幣的十六分之一大小),含有人體內最高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,因略呈黃色所以命名黃斑部。
而黃斑部正中央 1.5 毫米直徑,與視神經盤相當大小的區域,稱為「中心凹」,其色素上皮層又高又密集。中心凹的正中央,更有一直徑 0.35 毫米的微細構造,稱為「中心小凹」。中心小凹完全無血管分佈,組織上連微血管都沒有,在中心小凹的細胞層只有深部的感光細胞層存在,表層的神經節層都被推到中心小凹外,所以這是黃斑部感光細胞接受影像最敏感的區域。
黃斑部,承受高氧化壓力
黃斑部面積雖然僅約視網膜的 5%,但因扮演著視力生成的重要角色,所以不但佔用了視覺中樞的 50% 腦細胞,更具有「三高」的特點:能量高、脂肪量高、微血管密度(含氧量)高。
這「三高」的意思就是說經由光線照射後,直射瞳孔的光線會聚集在黃斑部上,於視網膜成像再生成視力,其過程會耗費很多能量,而且光線進來越多,用的能量就愈高。同時為了讓視力清晰,黃斑部脈絡膜含有極高密度的微血管,使動脈血流供應高濃度的氧氣。黃斑部就在光線產生能量、氧氣經由能量造成氧化作用的雙重效果下,提供眼部活動的需要。
為什麼會發生黃斑部病變?
基本上黃斑色素存在於黃斑部中,就如同在眼內抺了一層防曬油,用以保護黃斑部的感光細胞,使光氧化作用所造成的傷害降至最低,並進一步協助黃斑部吸收可見光中能量較高的藍光。
然而因為遺傳體質或環境差異,再加上光線照射日久,自然光中的高能量紫外線與可見光中的藍光,都會讓黃斑部中心凹黑色素層下的布魯氏層 (Bruch's membrane),較會雜質沈積形成隱結 (Drusens),或令布魯氏層破裂長新生血管,而造成黃斑部病變。
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族群
黃斑部很容易受到光線的傷害,尤其是高度近視者或老化,更容易受傷而造成黃斑部病變。目前台灣人口近視比例全球第一,學生族群中高達 80% 有近視,其中三分之一為高度近視,這個統計數字與國外學生族群 20% 近視人口,其中僅約六分之一為高度近視明顯高出許多。
此外,歐美國家 65 歲到 70 歲之間的老人家,至少有 10% 因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」而喪失中心視力,台灣已進入老年化社會,相信不出數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將會與歐美一樣,成為視力保健上的重要課題。
如何保護黃斑部?
黃斑部既是人體中承受最高度氧化壓力的組織,自然也最容易受到自由基 (Free radicals) 的攻擊,促成視網膜脂肪產生過氧化作用,進而造成 DNA、蛋白質與細胞膜的氧化傷害。因此如何有效減輕黃斑部的光氧化壓力,避免受到自由基的攻擊,成為防止黃斑部病變的主要方向。
目前眼科抗氧化劑分為兩大系統:
1. 抗氧化指標 (Antioxidant index)
例如: 維他命 C、E;維他命前驅物,如β胡蘿葡素;輔酵素,如鋅微量元素等。
2. 組織保護組成物 (Protective tissue component)
此即黃斑部色素 (Macular pigment),如葉黃素、玉米黃素等
第一類抗氧化劑僅在過氧化作用發生後,以消極方式出手,訴求「減緩」化學反應對黃斑部的傷害;第二類黃斑色素因本身為視覺組織中既存的組成元素,故得以積極方式,主動增強黃斑部功能。
不過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黃斑色素,僅能仰賴高含量食物,如深綠色葉菜皆富含葉黃素,或以營養補充品維持。選擇「對」的有利於眼睛的營養補充品,並力求組合簡單、劑量適中,才能達到「補眼、養眼」的效果。
編輯:Ruby Liang、Vicky Lee
攝影:Thomas Chen、 Ruby Liang